团队2018年当选为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目前正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机动多功能应急救援车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科研经费2.012亿元。同时承担重大军事装备型号的研制工作,已累计签订研制生产合同9204万元。
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省部级和军工科研项目等40余项,科研经费3亿余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第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排第1),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6和7),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均排1),发表SCI/EI入检论文183篇,其中TOP期刊论文5篇,授权专利30余项。
团队主要致力于“特种运载机器人”“特种车辆动力传输与控制”“特种运载装备系统动力学及其仿真”三个研究方向。在XX直升机系留系统、特种救援车辆关键技术、直升机动力学建模及其仿真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果,并与全国各地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负责人简介
赵丁选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最大的体育平台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河北省特种运载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特种运载机器人、特种车辆动力传输与控制、特种运载装备系统动力学及仿真。
成员简介
巩明德 教授/博导
团队第二负责人
世界最大的体育平台特种运载装备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运载机器人、特种车辆动力传输与控制、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理论。
张祝新 教授/博导
世界最大的体育平台特种运载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
工程机器人研究所所长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
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运载装备机器人、液压系统及元件可靠性。
金贺荣 教授/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层间真空复合成形过程界面力学行为与性能调控研究、工程机械装备系统数字化设计、.深水用复合圆柱活齿减速机齿形设计与性能优化。
刘涛副教授/硕导
团队秘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特种运载装备动力传动与控制、特种运载装备机器人、新型液压元件研究。
陈刚副教授/硕导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特大型工程运输车辆分会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轧机板厚控制 智能控制 嵌入式系统 液压伺服控制
1、特种运载机器人
基于“盲人拐杖探路”的原理,首次提出了“位置反馈型”的遥操纵机器人双向伺服控制方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方向已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EI收录30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图1 “位置反馈型”双向伺服控制算法原理图
应用该成果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舰载直升机液压单爪式快速系留装置。2017年在世界最大的体育平台通过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并在国内独家批量生产,已累计签订研制生产合同9204万元。根据装备订货计划,今后会有更加旺盛的需求。
应用该成果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战场战伤装甲车辆快速抢救抢修装置。使直接拖救力提高2倍,直接抢救距离延伸为原来2.5倍,抢救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5。该技术已应用于我国84式中型坦克抢救车上。

图2出厂检验中的快速系留装置 图3坦克快速抢救抢修装置的作业现场
2、特种车辆动力传输与控制方向
在主动悬挂技术方面,研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车辆主动悬挂技术——惯性调控悬挂技术。研制成功的基于“位姿偏差”和“车前地形”的惯性调控悬挂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徐工集团生产的XSD36多功能城市主战消防车、XPD36云梯高喷消防车和XQD36救援器材车,并开始批量生产。
在联合制动技术方面,研究成功了我国第三代坦克联合制动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我国军事装备的“卡脖子”问题,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三代坦克新型联合制动系统。

图4装有惯性调控悬挂的JP32G云梯高喷消防车 图5 央视对坦克新型联合制动专门报道
在自动变速技术方面,首次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参数自动变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国产装载机上。

图6混合动力装载机CLG862-HYBRID 图7混合动力挖掘机CLG922
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研究成功了工程车辆多能源动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研制成功了柳工油电混合动力挖掘机CLG922和中国首台油电混合动力装载机CLG862-HYBRID。与同吨位普通机型相比二者分别节能15.5%和18.8%。
3、特种运载装备系统动力学及仿真方向
提出了特种车辆、舰艇、飞行器等特种运载装备的参数化动力学建模方法,并在军口与民口多个领域得到成功应用。运用该成果研制成功了“辽宁”号航母飞行塔台模拟器与舰载机着舰指挥所模拟器。该项成果为海军大型战略舰艇的设计提供了所需的基础数据,为航空母舰航空保障与指挥训练提供了实用的仿真方法。运用该成果研制成功了大型特种车驾驶模拟训练系统并批量生产,2009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8 BELL直升机模拟驾驶器 图9 “辽宁”号航母飞行塔台模拟器
研究成功了特种运载装备“运动的同步记录与在线模拟技术” 。应用于“坦克装甲车车载仪器及元器件早期振动失效筛选”和“工程车辆整机与结构件路面冲击疲劳考核试验”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10 运动在线模拟技术视频 图11 翻斗车路面振动冲击疲劳考核试验
1、招生方向
招生专业080202机械电子工程、0802Z2流体传动与控制、0855机械(机械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要求本科为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专业,博士研究生要求本科和硕士均为机械电子工程等机械类专业。
2、招生名额
①每年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6-8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3名。
②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20名,专业型研究生10-20。
1、专业方向
①机械电子工程;
②机械工程;
2、本团队拟招聘青年教师2-3人。
3、基本条件详见世界最大的体育平台及十大正规体育平台人才招聘要求。
团队负责人:赵丁选 0335-8078106/ zdx@ysu.edu.cn
第二负责人:巩明德13504463663/ gmd@ysu.edu.cn
团队秘书:刘涛13613370569/liutao@ysu.edu.cn